可提升式曝氣器的工作原理及分類形式
發布時間:21-06-19 瀏覽
次
可提升式曝氣器的工作原理及分類形式

提升式曝氣器主要由微孔曝氣管、活動搖臂、提升機等三部分組成。
工作原理是:空氣從微氣泡曝氣管后蓋的通氣孔進入曝氣管,曝氣管的管壁上密布者許多細小的孔隙,管內空氣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從管壁的孔隙中擴散出來,在污水形成許許多多微小的氣泡,并造成水的紊流,從而達到了將空氣中的氧溶入水中的目的。
微孔曝氣管的形式有很多,目前較為常用的有兩種:
一種是普通曝氣管。采用多孔性材料如陶粒、粗瓷等摻以適當的如酚醛樹脂一類的粘劑,在高溫下燒結成為擴散板、擴散管和擴散罩的形式。這種管壁在燒結過程中產生許多極微小的孔隙,它的主要特點是能產生微小的氣泡,氣泡直徑約0.1~0.2m試,氣、液接觸面積大,氧利用率高,一般可達到20~25%;其缺點是氣壓損失較大,易堵塞,送入的空氣需經過濾處理,易損壞,一旦損壞,氧利用率就開始快速下降。

另一種是管式膜片微孔曝氣管。這種曝氣管的安裝方式與前一種基本一樣,但其自身的結構卻有很大的區別,它是由一個用ABS或UPVC制成的管子作為布氣管,管壁上開有通風孔,布氣管外周覆蓋著合成橡膠制成的膜片,膜片被金屬卡予固定在管子上。在合成橡膠膜片上用激光等方法打出均勻分布的孔眼。曝氣時,空氣通過管壁上的通氣孔進入膜片與管壁之間,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使膜片微微鼓起,孔眼張開,達到布氣擴散的目的。停止供氣,氣壓消失后,膜片本身在彈性作用下使孔眼自動閉合,由于水壓的作用,膜片壓實在管壁上。因此,污水不會倒流而堵塞孔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