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反應器設置在絮凝反應池中,包括導流筒、攪拌裝置及藥劑投加裝置,所述導流筒通過連接件安裝在所述絮凝反應池中,所述攪拌裝置設置在所述導流筒內,所述藥劑投加裝置的投放口設置在所述攪拌裝置下方并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部,所述導流筒的底部設置有進水口,所述導流筒的外壁、所述連接件及所述絮凝反應池的內壁共同圍合成用于進水內循環的流道,所述流道底部設置有出水口。本絮凝反應器能夠更好地實現懸浮物之間的架橋搭鏈,可以防止絮體的破碎,更好地實現藥劑與懸浮物的結合,形成較大的絮體,同時可以降低運行成本。
絮凝反應器為圓柱形或長方形罐體或水池,內有直立平槳式攪拌器。含懸浮粒子的水及絮凝劑溶液分別由絮凝器的中部通入,經攪拌混合,微小粒子逐漸集合成為粗大的粒子或絮團,視相對密度或上浮或下沉,連續流出。速度以能使物料充分混合而又不使絮團打碎為適度。絮體形成的適當流速是15~30cm/s,時間20~40min。
當水流穿過微渦流絮凝球壁面的大量孔洞時,形成無數微小旋渦,根據現代混凝理論,微渦旋有利于水中細小顆粒的遷移與碰撞凝聚,提高反應效率。又由于微渦流絮凝器為空心殼體,內部流速小,大量較大粒徑的絮體(礬花)在微渦流絮凝器內積累懸浮于水中,懸浮的絮體稱為泥渣,泥渣對細小絮體產生吸附作用——即接觸絮凝。此外,微渦流絮凝器還具有防止水流短流、使水流均勻分布以及提高流速梯度等作用。水流經微渦流絮凝反應器時在短時間內經過連續兩次切割、擾動,所以相對平面網格擾流裝置而言,其產生大量微渦旋所需的水流速度可降低,這樣就可縮短水的流動距離、減小絮凝池或絮凝器的有效容積,并可得到很好的絮凝效果,同時本產品使用新型技術使用方便,且克服了平面網格需要固定裝置或固定措施而增加絮凝池或絮凝器結構復雜性的缺點。
水力自旋轉微渦流絮凝反應器是我公司發明的一種新型水處理絮凝裝置,包括進水口、出水口、位于所述進水口與所述出水口之間的反應器本體, 水力自旋轉渦流反應器本體包括一個個螺旋裝置和固定骨架鏈接而成,螺旋裝置根據水流速度不同方向不斷連續旋轉變化自動旋轉,使藥物和污水很好的絮凝形成絮體,在螺旋裝置旋轉的同時絮體或不斷的脫落下沉,大大降低了后級斜板沉淀的負擔,螺旋裝置連續的變化使絮凝反應器中水流速度的梯度連續變化且逐漸減小。
水力自旋轉微渦流絮凝反應器符合混凝動力學對速度梯度變化的要求,既可以滿足顆粒的快速增長也能減少大尺度顆粒的破碎,在提高了絮凝效果的同時降低了能耗和反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