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濾池是集過濾、生物脫氮和除磷為一體的處理單元。反硝化濾池采用濾料作為懸浮物去除及加藥除磷的過濾介質,同時又作為反硝化微生物的掛膜載體,反硝化濾池用于給水廠過濾或污水廠提標改造時滿足排放標準中對懸浮物、總氮和總磷出水指標不斷提高的要求。反硝化濾池正常的過濾周期中,隨著懸浮物不斷的被截留,過濾的水頭損失會不斷增加,當超過極限設計水頭,濾池需要通過反沖洗來去除濾料中截留的污染物及去除反硝化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殘余以恢復濾池的過濾能力和提高脫氮能力。反沖洗的配水配氣系統是濾池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出水水質是否能達標,而且對濾池的運行維護費用和使用壽命都有非常大的影響,而濾磚就是為濾池提供配水配氣的裝置。由于反硝化濾池固體物負荷高、床體深,因此需要高強度的反沖洗。反硝化濾池采用氣、水協同進行反沖洗,反沖洗順序為氣沖洗、氣水聯合沖洗和水沖洗。
反硝化濾池的濾料多采用石英砂,濾料底部由上到下依次為承托層和配水磚,承托層多為不同粒度分配的礫石層,配水磚進行配水,濾磚結合配氣管路進行整個濾池的配氣。
傳統的反硝化濾池濾磚,存在以下缺點:(1)缺少固定裝置或濾磚之間卡扣搭接不結實,反沖洗時容易松動,長期使用造成配水裝置翻轉破壞;或采用砂漿固定,因混凝土砂漿填充不實并長期浸入水中,并經反沖洗的巨大沖力,很容易松動,長期也會充分造成配水配氣裝置翻轉破壞;(2)不同列濾磚之間間隙參差不齊,安裝時容易因定位困難造成橫向間隙不均勻,引起整個池子配氣配水不均勻;(3)沒有設置氣墊層,或者氣墊層的分隔不合理,容易造成配氣不均勻,從而影響到配水不均勻;(4)相鄰磚腳之間的間隙不均勻,實際應用時往往不能達到均勻配氣、均勻分散氣泡的目的;(5)目前使用的濾磚一般為塑料材質或外殼塑料內層填空混凝土的形式,采用小孔眼阻力布水布氣系統,這種小孔眼直徑介于0.2mm-1mm之間,氣孔容易被砂子堵塞或坍塌,從而造成濾池的損壞或報廢;(6)傳統濾磚因配水配氣不均勻帶來的濾磚的翻轉風險必然增加了工程投資,同時降低了濾磚的實際使用壽命。不符合環保處理設備的要求。
目前反硝化濾池因為其占地較少,兼具SS去除的功能,因此多被設計在二級生物處理后端,作為深度去除脫氮(后置反硝化)、SS去除的強化工藝。也有部分處理水量較小的水廠,將反硝化濾池設計在二級生物處理段和硝化濾池串聯使用(前置反硝化)。反硝化濾池用于后置反硝化處理在歐美等使用已有20~30年的應用經驗,對于深度脫氮而言更是實現了出水技術極限(LOT)。知名廠商如美國賽萊默公司和意大利迪諾拉的反硝化深床濾池,就是一種典型的下流式后置反硝化深度脫氮濾池,濾料選用固定型濾料,根據實際需要其濾磚、濾板和濾料可根據應用水廠(污水廠或者自來水廠)靈活選擇:對于自來水廠,濾料為主要以石英砂為主,因此承托層采用二次配水濾磚+濾板的形式;對于污水處理廠,濾料從下往上為礫石、鵝卵石和石英砂填料,粒徑從大變小,層級變化,因而承托層采用過水孔隙較大的二次配水濾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