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器底部積泥嚴重是怎么回事?
發布時間:25-07-03 瀏覽
次
曝氣器底部積泥嚴重是怎么回事?
曝氣器底部積泥嚴重可能是設計問題,也可能是運行故障,或是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以下從設計和運行兩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設計問題
-
曝氣器選型不當
-
氣泡直徑與分布:不同類型的曝氣器產生的氣泡直徑和分布范圍不同。如果選用的曝氣器氣泡直徑過大,上升速度過快,在水中停留時間短,會導致氧氣傳遞效率降低,同時對污水的攪拌混合作用減弱,使得污泥容易在底部沉積。例如,穿孔管曝氣器產生的氣泡較大,相比微孔曝氣器,其攪拌混合能力相對較弱,在處理高濃度污水時,更容易出現底部積泥現象。
-
服務面積與布氣均勻性:曝氣器的服務面積是指單個曝氣器能夠有效曝氣的區域范圍。如果設計時選用的曝氣器服務面積過小,為了滿足曝氣需求,就需要布置過多的曝氣器,這不僅會增加成本,還可能導致布氣不均勻,部分區域曝氣過度,而部分區域曝氣不足,曝氣不足的區域就容易出現積泥。例如,在大型污水處理池中,如果曝氣器布置間距不合理,邊緣區域的曝氣量可能無法滿足要求,從而引發積泥問題。
-
池體結構設計不合理
-
池底坡度:污水處理池的池底坡度設計對于污泥的排出至關重要。如果池底坡度過小,污泥在重力作用下難以順利流向排泥口,容易在池底積聚。一般來說,池底坡度應不小于0.01 - 0.02,以確保污泥能夠自然流動。例如,一些老舊的污水處理廠,由于建設時間較早,池底坡度設計不符合現行標準,導致曝氣器底部積泥嚴重。
-
排泥設施設置:合理的排泥設施能夠有效排除池底積泥。如果排泥管管徑過小、排泥口數量不足或位置設置不當,都會影響排泥效果。例如,排泥口距離曝氣器過近,曝氣產生的氣流可能會干擾污泥的正常排出,導致積泥問題加劇。
-
曝氣系統與整體工藝不匹配
-
與污水水質和處理規模不匹配:不同的污水水質和處理規模對曝氣量和曝氣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選擇的曝氣系統可能無法滿足實際處理需求。例如,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時,需要較大的曝氣量來提供足夠的氧氣供微生物分解有機物,如果曝氣系統設計供氣量不足,就會導致處理效果下降,同時污泥容易在底部沉積。
-
與后續處理單元不協調:曝氣池作為污水處理工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設計與后續處理單元(如二沉池)應相互協調。如果曝氣池的曝氣強度過大,導致污泥顆粒細小、沉降性能變差,進入二沉池后難以沉淀,可能會回流至曝氣池,增加曝氣器底部的污泥負荷,引發積泥問題。
-

運行故障
-
曝氣量不足或不穩定
-
風機故障:風機是曝氣系統的核心設備,為曝氣器提供空氣。如果風機出現故障,如電機損壞、葉輪磨損、皮帶松動等,會導致曝氣量不足,無法滿足污水處理的氧氣需求,同時也會減弱對污水的攪拌混合作用,使污泥容易在底部沉積。例如,風機電機燒毀會導致整個曝氣系統停止運行,短時間內池底就會積聚大量污泥。
-
管道泄漏:曝氣管道在長期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老化、腐蝕、破損等問題,導致空氣泄漏。這不僅會降低曝氣效率,還會使部分曝氣器得不到足夠的空氣供應,造成局部曝氣不足,引發積泥。例如,曝氣主管與支管連接處密封不嚴,空氣會從泄漏點逸出,影響周邊曝氣器的正常工作。
-
控制系統故障:曝氣系統的控制系統負責調節曝氣量,以適應不同的污水水質和處理負荷。如果控制系統出現故障,如傳感器失靈、調節閥卡死等,會導致曝氣量無法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出現曝氣量不足或不穩定的情況,進而引發積泥問題。例如,溶解氧傳感器故障,無法準確測量水中的溶解氧濃度,控制系統就不能根據實際溶解氧水平調整曝氣量,可能導致曝氣不足。
-
污泥回流異常
-
回流泵故障:污泥回流泵是將二沉池底部的活性污泥回流至曝氣池的重要設備。如果回流泵出現故障,如葉輪堵塞、電機故障等,會導致污泥回流不暢或中斷,使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降低,微生物數量減少,處理效果下降。同時,未回流的污泥會在二沉池底部積聚,當再次啟動回流泵時,可能會將大量污泥沖入曝氣池,造成曝氣器底部局部污泥濃度過高,容易引發積泥。
-
回流比不合理:污泥回流比是指回流污泥量與進水量的比值。如果回流比過大,會使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過高,導致污泥負荷降低,微生物處于內源呼吸階段,活性下降,同時過多的污泥也容易在曝氣器底部沉積。反之,如果回流比過小,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不足,處理效果會受到影響,而且二沉池中的污泥不能及時回流,也會在池底積聚,增加后續處理的難度。
-
進水水質突變
-
有機物濃度過高:當進水有機物濃度突然升高時,微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來分解有機物。如果曝氣系統不能及時提供足夠的氧氣,就會導致水中溶解氧不足,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受到抑制,部分有機物無法被完全分解,會以懸浮物或膠體形式存在于水中,終在曝氣器底部沉積。例如,某些工業企業違規排放高濃度有機廢水,導致污水處理廠進水有機物濃度大幅上升,超出處理系統的承受能力,引發積泥問題。
-
含有大量懸浮物:進水中含有大量懸浮物,如沙子、泥土、纖維等,這些懸浮物會隨著污水進入曝氣池。由于曝氣器的攪拌作用有限,部分懸浮物會在重力作用下逐漸沉降到曝氣器底部,形成積泥。例如,在雨季,城市污水管網中可能會混入大量泥沙,導致污水處理廠進水懸浮物濃度急劇增加,容易造成曝氣器底部積泥。